期刊详情
刊名: 医学影像学杂志
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
主办: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;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
周期: 月刊
出版地:山东省济南市
语种:中文;英文
开本:大16开
ISSN:1006-9011
CN:37-1426/R
邮发代号:24-134
复合影响因子:0.488
综合影响因子:0.415
收录情况
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
(2013-2014年度)(含扩展版)
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5 > 05 >

18F-FDG PET/CT 对兔 VX2肉瘤射频消融疗效的评价:以病理作对照

作者: 董津邑 [1] ; 朱海云 [2] ; 崔恒武 [1] ; 葛宇曦 [3]

摘要:目的:评价PET/CT在兔后肢VX2肉瘤射频消融(radiofrequency ablation ,RFA )术后近期疗效中的价值。方法16只载瘤兔(共32个肿瘤)随机分为两组:RFA治疗组和对照组(不作任何治疗),每组8只,16个肿瘤。在动物肿瘤模型制作后20天左右行射频治疗,治疗前1-3天、治疗后1周和4周进行PET/CT检查并于四周检查后处死,行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。结果① RFA术前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(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,SUVmax)为5.306±1.246,RFA术后1周、4周坏死区SUVmax 分别为2.169±0.681、1.987±0.611,外周炎性反应SUVmax 分别为2.681±0.353、2.331±0.461,均明显低于RFA治疗前( P <0.05);RFA术后1周、4周残余瘤组织SUVmax (5.606±1.254、5.338±1.300)均明显高于炎性反应( P <0.05);②16个病灶RFA治疗后,经病理证实残留灶12例(75%),完全失去活性病灶4例;术后1周和4周,PET/CT分别发现残留灶15例(94%)和13例(81%),PET/CT和病理结果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 P >0.05)。结论 PET/CT 能够准确反应兔后肢 VX2肉瘤射频消融术后的病理学变化,是评价RFA治疗早期疗效的一种理想方法。


关键字: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射频消融 疗效 病理学


上一篇:能谱 CT 对粪便掩盖背景下结肠息肉显示能力的体模研究
下一篇:踝关节及周围组织急慢性损伤的 M RI 特点